我國的糧食包裝概述
一、我國糧食包裝現狀
1、包裝材料
目前,我國糧食包裝袋主要是編織袋、復合塑料袋,而這些包裝袋在運輸、裝卸、零售等環節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塑料編織袋是用塑料薄膜(聚乙烯、聚丙烯、尼龍等薄膜)制成一定寬度的窄帶,或用熱拉伸法得到強度高、延伸率小的塑料扁帶編織而成。塑料編織袋比塑料膜袋的強度高得多,且不易變形,耐沖擊性也好,同時由于編織袋表面有編織紋,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儲存時的堆碼。但存在防蟲、防濕性能差,污染環境等缺點。
復合塑料袋是由高阻隔性包裝材料EVOH、PVDC、PET、PA與PE、PP等多層塑料復合,基本上解決了糧食包裝上防霉、防蟲、保質問題,具備一定推廣、實用價值,但由于環境問題日益受重視,以及塑料制品有毒性阻礙其進一步的發展。
2、損耗驚人
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在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因包裝不善造成的損失是驚人的,以前個別地方由于包裝不善造成糧食破包散露率曾高達48.6%。經包裝改進后,平均散露率高達48.6%。經包裝改進后,平均散露率下降到5%左右,但距國家規定的2.5%損耗要求還差很遠。目前中國糧食產后損失占糧食總量的12%~14.8%。據估計,如果損耗下降1%,經鐵路運輸的糧食每年就可減損50萬噸。
二、糧食包裝的發展趨勢
1、多層紙袋包裝
上海振初包裝有限公司已經采用了一種多層紙質糧食包裝袋,用于國內及出口面粉、淀粉產品的包裝。這種紙包裝袋采用的材料是一種高強度伸性紙,與普通紙袋紙相比,其強度提高了1.5倍。該包裝袋結構合理且牢固。比如,糊底袋采用梯形排列,每層獨立粘接。一袋裝滿25公斤面粉的四層伸性紙紙袋,在1.2m高處自由落下10次,仍不破包。紙張本身具有吸濕性,用紙袋包裝糧食,可以吸收糧食中的多余水份,又能有效防止因環境潮濕而使糧食受潮。同時,紙袋的密封性要比布袋好。相同條件下,用紙袋包裝面粉比用布袋包裝的保質期可延長二至三個月。
該紙袋的突出優點是無毒、無味、無污染,符合國家糧食衛生標準。由于紙張的印刷性能好,因此可根據用戶的要求,印刷圖形文字。用這種紙制成的閥口紙袋,在面粉灌裝過程中非常方便迅速,灌裝速度可提高3倍,而且沒有粉塵飛揚,能改善工作環境。另外,由于閥口紙袋灌裝后呈長方形,便于碼垛,不宜滑包。在同樣庫容下可增加儲存量10%,搬運過程不沾染操作人員的衣服。因此推廣使用紙質糧食包裝袋是未來糧食包裝更新換代的必然,也是今后糧食包裝的發展趨勢。
糧食變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分、氧氣侵襲及微生物與其生理代謝造成的。溫度、水分和貯存環境中的氣體是糧食自身和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水分使微生物繁殖,氧氣使用食品氧化、變質。多層紙袋解決糧食霉變(阻隔水分侵入),而氧氣防備、排放要依靠輔助手段。紙袋中實施充氣包裝,而氮氣和二氧化碳常被使用,它們都是無色、無臭、無毒的氣體,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據試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達到50%時,對霉變微生物具有強烈的抑制殺滅作用。各種糧食都具有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二氧化碳能抑制糧食的脂肪分解和氧化,當糧食吸附二氧化碳后,即處于“睡眠”狀態,從而達到延長有效保存期的目的。但糧食吸附二氧化碳是一種可逆現象,若紙袋破裂時,紙袋內部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將引起糧食對二氧化碳氣體的解吸。
多層紙袋屬于小包裝范圍,國內研究剛剛開始。如包裝的重量規格、袋形、尺寸、不同品種糧食要求的氣調環境,貨架銷售方式和不同的保質期、儲存、運輸方式、表面裝潢、印刷。同時,統一檢測多層紙袋的標準建立以及與其配套包裝機的自動化程度等,都要進一步研究解決。但不管如何,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要求的越來越迫切,糧食紙袋包裝會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
2、“小包裝”結合“大包裝”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糧食包裝按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的要求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方向。糧食運輸包裝的發展方向是由“小包裝”改為“大包裝”,即集裝化運輸。大批量原糧包裝應改為散裝,使用集裝箱和集裝袋。糧食散運是世界糧食運輸發展的生流,發達國家80%以上實現了散裝運輸。這不僅能減少損耗、降低成本,也符合社會化大生產、大流通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糧食運輸大多采用包裝運輸,勞動強度大、費用高、效率低,如果采用糧食散運自動裝卸車運輸,則不需人工打包、裝車、卸車,既加快了運輸速度,又節約了大量包裝物。目前我國糧食年流最高達1.5億噸,如全面推廣運用散糧運輸,每年可節約至少20億元。
糧食銷售包裝則由大包裝向小包裝發展,這是我國糧食流通由產品分配型向市場經營型的轉變,人們生活消費由溫飽型向方便、衛生、營養、快捷轉變,新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對糧食商品改進包裝方式要求的必然趨勢。人們需求優質米面,要求購買方便,攜帶容易,但傳統的糧食銷售包裝與運輸包裝幾乎不分,缺乏零售環節的專用包裝,銷售時采取整袋購買或散堆現象的方式,既不方便,又不衛生。因此在銷售環節上需要對糧食包裝進行改進,增加衛生、結實、方便、美觀的小包裝。一些大中城市超市已出現了2.5kg以下糧食小包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種黑龍江大米的紙包裝,它采用0.5kg~1kg的紙袋作為小包裝。10個小包裝裝入瓦楞紙箱作為外包裝。這種包裝十分衛生可靠,方便,且包裝廢棄物可回收再生,利于環保。但目前各種糧食小包裝還為數不多,主要的仍是農貿市場上堆積式的銷售方式。
糧食小包裝必須滿足以下幾種性能:
1)對糧食品質的安全保護性能。這涉及屏蔽性、保護性、穩定性、衛生安全性;
2)機加工制袋的作業性能。這涉及加工性、作業性、印刷性、熱封性;
3)包裝使用的方便性能。這要求包裝質輕、易攜帶、易存放、易開啟、易開封、標志明顯、易選購;
4)經濟性能。這要求包裝具有生產的簡易性、合理性、節能性;
5)環保性能。糧食小包裝需消耗大量的包裝材料,產生大量的包裝廢棄物,其可回收再用性或可降解性是決定該材料是否可用的標準。因此,發展小包裝涉及生產、技術、原料、經濟、環保等問題。開發適用的包裝材料、研制高效的專用糧食包裝設備及設計功能齊全的包裝結構是糧食銷售包裝改進的重要環節。